5月14日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《货币金融学》负责人,校党委常委许传华教授组织召开了课程建设交流研讨会。会议以推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突破口,围绕高标准高质量课程建设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展开。9001cc金沙以诚为本、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学校合并组建20年以来的几代金融人参加。
我校原副院长吴少新教授在发言中指出,《货币金融学》课程建设要强化“精品意识”,这是精品课程的灵魂,它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探索、勇于创新、追求卓越的精神,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不可或缺的品质和精髓。他认为,课程建设要坚持突出系统性、务实性、新颖性、相关性、适度性特征,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建设的内涵、途径与措施。
9001cc金沙以诚为本首任院长卢芸教授回顾了自己从教的亲身经历,强调《货币金融学》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实践教学环境,强化实践教学功能,注重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,采取专题教学法、导学式教学法、案例式情景教学法,广泛利用行业优势参与课堂教学,使学生在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,加深对金融实务知识的理解,增长对金融宏观调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,不断拓展金融学科知识。
今年荣休的“教学奉献奖”获得者王瑞华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,广大年青教师在《货币金融学》课程教学内容的把握上,要紧密围绕货币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主线展开,在结构上既要注重金融运行的微观化和市场化,又要注重金融控制的整体化和制度化。
金融学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杨学东教授带领课程组团队成员,就课程教学内容建设、教材建设、实践教学建设、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内容与大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探讨。此次交流增强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大家纷纷表示,今后将加倍注重更新学习观、知识观、教学观,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,不断实施创新教育。
许传华在总结时强调,《货币金融学》作为经济金融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,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合理规划,建立一种动态的课程建设机制,保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、教学组织的科学性、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和评价体系的合理性。他认为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集教育理念、教师队伍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手段、教学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工程建设,要按照“一批高水平教师、一本优秀教材、一个好的教学大纲、一套科学的课程管理办法、一个合理的教师梯队”的标准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、创优教学条件、创新教学方法、狠抓教学过程管理、创新教学手段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。